當市場的資本加速的整合和升級的時候,必定會帶來更加激烈的反作用力,資本的期待可能與傳統的便利店的經營不匹配。估值高而毛利低決定了資本往往是會給便利店更加嚴格的條件件,這將便利店放在極被動的位置上——零售是對賭壓力最大的生意之一。
現在很多人的投資方向錯了,很多人都只是盯著店的數量看,但是很多的店鋪在一直掉業績,后端跟不上前端,并且后端的晚上并不是說短時間就能夠完成的。
便利店品牌Today就是另外的一個例子,這個便利店品牌由前蒙牛大區的銷售經理宋迎春創辦的,在武漢有250家店,比北京的好鄰居要少,融資已經三輪了,估值已經接近20億元,經歷了類似的三起三落,因為資本活了下來,又因為資本進入了困境。
由于資本的關注,零售業迎來了最好的、也是最壞的時代,在2014年全國零售高管,經理級別的大多年薪是幾十萬,遠遠低于制造業。互聯網等行業,而最近兩年這些高管獲得了數倍的重估,不過資本的激烈動作讓這個行業的人變得十分浮躁。王洪濤說,現在資本推動了人才的流動,但是人才也要對自己有客觀的認知,能力和高薪是否匹配。另外就是投資不要盲目跟風,市場的變化就是夏天的天氣,說變就變,要投資還是選擇穩定的投資方式,就像現在市場比較受歡迎的飲料自動售貨機,現在夏季來臨,很多人都喜歡喝涼爽的冷飲,所以飲料自動售貨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